新起点、新旅程 国际高等教育升学与就业探索峰会

日期:11-11  点击:126  属于:最新资讯

新起点、新旅程 国际高等教育升学与就业探索峰会 2023-11-11 20:51 

FORWARD 2024

U.S.NEWS GLOBAL EDUCATION X BRITISH COUNCIL IELTS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ANNUAL SUMMIT

新起点 新旅程 

国际高等教育升学与就业探索峰会

From Academic Success to Career Success


图片.png

U.S.NEWS CLOBAL EDUCATION携手官方战略合作伙伴英国文化教育协会. 雅思考试主办方,于2023年11月7日正式在苏州金鸡湖凯宾斯基酒店举行“2024新起点,新旅程”——FORWARD 2024 国际高等教育升学与就业探索峰会。会议中,英美高等教育行业领袖首次连袂赋能国际学生,聚焦中国学生升学与就业出路,关注新时代应届生的就业选择。阿凡达(北京)咨询服务中心创始人张艳萍AMANDA老师作为业内专家人士受邀参加这场峰会,获取行业未来走向,赋能学生从学业成功到就业成功的全新旅程。一次峰会,无限选择,我们在深度接触英美行业及世界权威人士的同时,与业界大咖零距离交流。

在此次会议上,还了解到:
如何帮助学生和家长作出明智的选择?
如何让他们了解国际教育的最新趋势和变化?
如何剖析U.S.NEWS排名对于国际学生家庭的真正价值?
在英美高等教育体系中,大学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能否直接助力学生未来的人生成功?
U.S.NEW GLOBAL EDUCATION首先联合实习僧发布《留美白皮书》揭示留学生现状与未来就业趋势
跨国企业与中资大厂对于人才需求的走势。

我们已经身处全新的全球经济环境,国际学生选择海外留学的趋势和想法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区别于以往,国际学生需要考量更多的留学因素,以便自己能够作出最佳的留学决定。经济因素、留学性价比、大学的专业学生和资源、大学的排名与未来求职亲和力等,已经成为国际学生考量的首要权衡。及时把握全球科技与经济发展趋势,可以直接了解未来学生求学的方向。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2023年,国际教育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对于国际教育从业者来说,大家将承担更大的责任,需要为中国的亿万留学家庭和留学生提供清晰的市场洞察和指导。对于国际学生而言,获得客观而全面的高等教育数据及就业发展趋势,将为学生提前规划自己的升学就业计划提供权威支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U.S.NEWS GLOBAL EDUCATION联合了国际教育领域的权威机构与组织,以终点为始点,从留学生的归国就业路径出发,关注中国国家发展和建设的需求,为中国学生与留学海归们提供丰富的数据洞察,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图片.png


2023年11月7日阿凡达(北京)咨询服务中心创始人张艳萍Amanda老师

受邀参加 中国/苏州 金鸡湖凯宾斯基酒店

U.S.NEWS GLOBAL EDUCATION & BRITISH COUNCIL IELTS 联合举办的

新起点、新旅程国际高等教育升学与就业探索峰会 


图片.png

此次峰会邀请了英美大学权威学术代表、全球名企代表、国内高中与大学等行业资深权威专家人士共同探讨目前行业所面临的挑战、问题与解决方案,共同展望未来的行业走向,收获不一样的信息与体验。


中国政府营造并鼓励学生进行海外深造的积极政策环境。

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新时代留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指导性方向。

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部署,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是好的,我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上是有优势的,要坚定文化自信,把自己好的东西坚持好,把国外好的东西借鉴好,与时俱进、开放发展,让孩子们有更广阔的眼界、更开阔的思路、更开放的观念,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勇于创造世界奇迹的国之栋梁。——2023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于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强调。


现阶段适龄学生家长的认知和需求

国内教育政策氛围近年来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仅凭政策改革本身还不足以描绘教育全景。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年,艾瑞咨询发布了《2023年中国教育行业市场需求洞察报告——青少年儿童篇》,从需求端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复杂环境下中国青少年及其家长的教育需求,并展望了未来中国青少年教育需求的发展趋势。


报告显示,当下中国的家长对于国际教育有着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 家长更加重视国际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期望通过国际教育培养孩子的全球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家长更加注重国际教育的公平和适应性,期望通过国际教育满足孩子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为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 家长更加关注国际教育的消费和规划,期望通过国际教育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阶段和目标,为孩子节省时间和成本,提高留学效率和回报。


不同学校阶段就读人数上升,赶超各高校录取提升率,升学与就业压力严峻

根据现有的初中生进入高中阶段的数据,未来十年,应届毕业生总体呈上升趋势。即使在2015年初中生入学低谷时,同批次高中生录取人数也保持稳定并有继续增长的潜力。这一预测不包括未来职高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本科的人群。


严峻就业困境下的突破口

面对国内的应届生逐年增长趋势,以及新经济环境下的就业情况,学生的未来升学与就业方向是否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和出路?目前正是探索更多可能性的时机。


图片.png

SHORELIGHT中国区总经理Michelle Doyle发言时强调说,中国很明确未来国家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发展目标与进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及纲要》针对全球就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指出在2023年人工智能元年,很多行业及职业都遭受到巨大的冲击。

图片.pngMICHELLE DOYLE - SHORELIGHT 中国区总经理

图片.png

阿凡达(北京)咨询服务中心创始人张艳萍AMANDA & SHORELIGHT 中国区总经理MICHELLE DOYLE


留美毕业生的软实力

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学生在就业市场通常具备一些独特的优势:


国际化视野:留学经历使学生接触到不同文化、价值观和工作方式。这培养了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并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工作环境。


语言能力:通过在海外学习,学生通常会提高第二语言水平。掌握多种语言将为他们在跨国公司或国际组织中与不同背景的人进行沟通和合作提供优势。


跨文化交流技巧:通过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留学生往往发展出了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技巧,这对于处理多元团队、客户关系以及全球业务非常重要。


知识深度与广度:海外留学经验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先进且前沿领域知识,并接触到最新研究和实践。这使他们在专业领域内具备深度和广度,在职场中能够提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独立性与适应能力:在海外留学期间,学生需要独立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这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性、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自我管理和抗压能力。


国际人脉关系:在海外留学期间,学生有机会结交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教授以及行业专业人士。这些国际人脉关系可以为他们提供宝贵的职业机会、导师支持和合作伙伴。


图片.pngBASIL CLEVELAND-U.S.NEWS GLOBAL EDUCATION全球执行副总裁

图片.png阿凡达(北京)咨询服务中心创始人张艳萍AMANDA & U.S.NEWS GLOBAL EDUCATION全球执行副总裁BASIL CLEVELAND 

图片.pngDR.CHRIS FERGUSON——美国太平洋大学招生战略副校长

图片.png阿凡达(北京)咨询服务中心张艳萍AMANDA& 美国太平洋大学招生战略副校长DR.CHRIS FERGUSON

图片.pngROBERT YU雅思考试(IELTS)官方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考试业务发展总监

美国藤校100%认可雅思成绩

雅思已被3400余所美国绝大多数院校认可,包括100%常春藤盟校。2024年U.S.NEWS全美综合大学排名TOP100高校100%认可雅思成绩,部分美国名校(如MIT研究生项目)更偏爱或只接受雅思成绩。


多国联申选雅思,全球名校随心选

雅思,全球英语测评领导者,被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1500所院校和机构认可,包括英、美、加、    澳、新、欧洲、亚洲等全部名校。

计划去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或进行多国联申的学生选择雅思考试的数量最多。

雅思考试以其高信度、高效度和安全性,成为全球深受欢迎与信赖的语言考试。


图片.png阿凡达(北京)咨询服务中心张艳萍AMANDA & U.S.NEWS GLOBAL EDUCATION大中华区代表
NATHAN ZHANG 

<NATHAN ZHANG 一位很专业很资深的老师,小伙伴们有任何关于美国留学的最新信息和申请操作流程等等等等,都可以与他联系。联系方式在各大平台都是开放的,实在找不到,也可以与我们阿凡达留学联系。>

图片.png英美高等教育圆桌论坛

英美高等教育圆桌论坛嘉宾:

Dr.Chris Ferguson - 美国太平洋大学招生战略副校长

Dr.Thayne McCulloh - 美国贡萨加大学校长

Dr.Donna Arnett -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学术事务执行副校长兼教务长

Christos Tsinopoulos -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商业管理学院行政院长

Basil Cleveland - U.S.NEWS GLOBAL EDUCATION 全球执行副总裁

Rocky Zeng - 实习僧CEO

Eric Zhou - WeWork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

Wu Yue - 莉莉丝游戏校园招聘和雇主品牌负责人


Basil Cleveland-U.S.NEWS GLOBAL EDUCATION全球执行副总裁

主旨发言:《重新审视排名对于专业选择与留学院校选择的价值》——各权威排名体系机制的革新对学生留学决策的意义》

Rober Yu-雅思考试(IELTS)官方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考试业务发展总监

主旨发言:《信任与连接——英国文化教育协会雅思生态助力中国学生从学业到就业成功》

Michelle Doyle-Shorelight中国区总经理

主旨发言:官方发布《留美白皮书》-U.S.NEWS Global Education携手实习僧联合发布权威留美与就业指南

Rocky Zeng-实习僧CEO与跨国企业代表

主旨演讲:《中国留学生就业情况与未来趋势走向》


Christos Tsinopoulos-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商业管理学院行政院长

主旨演讲:《在人工智能时代,探讨英国大学的优势专业选择和相关职业发展路径》

Brian Meagher-U.S.NEWS GLOBAL EDUCATION全球数据分析专家

主旨演讲:《近年留美申请录取数据与获签数据分析及预测,留美学生在全球的分布与竞争》

Cr.Chris Ferguson-美国太平洋大学招生战略副校长

主旨演讲:《走近加利福利亚州的私立大学,获取最具价值的选择》

Dr.Thayne McCulloh-美国贡萨加大学校长

主旨演讲:《优质的英美教育对学生的塑造,以及大学未来在人才培育方面的战略》

Dr.Donna Arnett-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学术事务执行副校长兼教务长

主旨演讲:《超越课堂:早起培养学生职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美国犹他大学校方代表

主旨演讲:《美国大学专注的学术领域的人才培育计划,Lassonde Studio在犹他大学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

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升学部负责人

主旨演讲:《英国留学 申请的趋势和洞察》

Yihan Yang-毕马威中国北方区域校园招聘负责人

主旨演讲:《连接Z时代校园招聘,聚焦企业国际人才需求画像与趋势》


有人说:中国人的赴美留学史像是近代中国史,随着国家的兴衰跌宕起伏。

1872年8月11日,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组织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赴美留学,此后至1875年,清政府每年继续遴选30名少年渡洋深造,4年共派出120名,为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近代留学发展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近代留学教育开始发展,近代留学教育兴盛于甲午战争至抗日战争之间,伴随中国近代史的始终,对中国社会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早期赴美留学

1872年8月11日,经清朝政府批准,在容闳率领下,中国第一批留学生从上海启程,赴美求学,开启了中国学生大规模赴美留学的先河。纵观这批留美幼童的成绩放在当今也是首屈一指,据不完全统计,在一百二十名留学生中,1人考入哈佛,22人考入耶鲁大学,8 人考入麻省理工学院,10人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其余不少也考入康奈尔以及宾夕法尼亚大学。

这批留美幼童回国后,逐渐在各个领域显现出非凡的才能。中国铁路业、电报业、矿业的开山鼻祖都出自这群"留美幼童"。中国著名工程师詹天佑,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以及复旦大学创办人都是当年的留美幼童。


赴欧洲留学

1849年,黄宽赴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学医,成为中国近代赴欧洲留学的第一人。清末时期,中国人留学欧洲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自费,另一类是官费。

20世纪初,官费留欧出现了新高潮,留学的国家包括了英、法、俄、德、比、奥等多个国家。


赴日本留学

在1896-1945年的50年间,是中国赴日留学的高潮阶段。在时间上,虽然中国人留学日本比留学欧美晚了数十年,但在人数上,近代中国留日人数却超过了留学欧美各国人数的总和。


而无论去哪个国家留学,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成为这一时期留学的主旋律。


改革开放后

1978年7月,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在电话中跟远在北京访问的总统科学顾问弗兰克普雷斯博士沟通,表示中国可以派10万留学生到美国学习。涌动着热情与斗志的留学大潮,以势不可挡之势开始。


70年代末:留学新篇章

1978年12月26日,首批52名公费赴美留学人员到达美国,开启了赴美留学的新征程。学成后,悉数回国,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佼佼者,在社会的发展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80年代:留学大潮

80年代,海外留学迎来了发展的大潮。中国留学生在外学习的专业也逐渐从科技领域扩展到了经济学和社会管理学领域。

1985年,中国取消了“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中国向外派留学生的大门才完全打开,出国热”在全国迅速升温。


90年代:留学与激荡

90年代,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得到发展,留学政策也进一步松绑,支持留学、鼓励回国”被确立为留学海归政策的指导思想。

90后正在成为海归人员主体,出国留学和学成回国的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新千年:留学与归来

进入新千年,自费出国留学限制被彻底废除,公派出国留学政策在培养高层次留学人才方面持续发力,出国留学逐渐呈现出了低龄化的趋势。

这一时期,不仅精英人士、商业大佬选择送子女出国,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也加入到送子女出国的队伍中。

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在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回望,越发感受到这句话沉甸甸的分量。祖国的日益强大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让海外青年学子倍感自豪。

有些速度,不明觉厉。


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8年

世界首个量子卫星—2016年

中国“人造太阳—2018年

中国GDP首次突破90万亿元—2018年

嫦娥奔月—2019年


厉害了,我的国。”纵观中国留学生的百年变迁史,早年一代留学人曾深刻地影响过中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建设输入了不竭的新鲜血液,拉近了中外教育、科技的距离,推动了中外人文交流,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

进而不忘根,退而不忘本,心向祖国。”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留学的历史不断变化,不变的,是千万万万像他们当年一样奋力奔跑的年轻人。

随着祖国的强大与蓬勃,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我们始终紧随祖国的步伐,也正因为祖国的腾飞,我们才真正拥有了在国际高等教育与学术平台的话语权!祖国就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在我们发展的道路上时刻都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我们更应脚踏实地,即使身处泥泞,也要有坚定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信念!

我们将谨记祖国方针,在教育领域攻坚克难,发挥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勤劳勇敢,追求卓越。让中国以我们为傲,为中国的国际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与这大好时代交相辉映,共筑中国梦!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

--邓小平


1978年7月某天凌晨3时许,美国白宫的电话骤然响起,总统吉米•卡特从睡梦中被叫醒。
电话来自北京,打电话的人是总统科学顾问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他正在中国访问。除了遇到危机,卡特担任总统期间很少在半夜被叫醒。
卡特问,为什么这么早打电话?
普雷斯向他报告说,此时正和邓小平会见。
卡特问,是有什么坏消息吗?
对方说,不是,他问了一个我无法回答的问题,他想知道能不能送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
“当然可以。”
“他问能不能派5000人。”
你告诉邓小平,他可以派10万人。”
那时中美还没正式建交,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召开,一穷二白的中国面临着一堆亟待解决的问题。
“美国战略智囊”布热津斯基对邓小平当时的做法很惊讶,他在回忆录中曾发出疑问:把中国最聪明的孩子送到美国去,难道他不知道当时中美两国生活条件的差距吗?
邓小平不那么认为。
早于这通电话的1978年3月18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 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 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
那一年的6月23日,针对留学生派出工作,邓小平有说:“我赞成留学生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 “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而且,派出留学生“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
图片.png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开幕式上讲话
那是一个一度封闭的大国,在特殊历史时期再次推开国门。此后,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涌动着中国人热情、智慧和斗志的留学大潮拍天而起,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向海外世界卷去。


1、1978-1979:破晓  
1978年12月26日晚八九点,小雪,一架飞机静静地停在首都机场停机坪上。
52名中年人穿着黑大衣和黑皮鞋、带着黑色手提包,顺序登上飞机,他们要途经法国巴黎转机去美国留学。当时,中国经济落后,外汇奇缺,这么多人一共就只有50美元,被领队揣在兜里。
彼时的中国,刚刚开始从革命的狂热中醒来,贫穷如一根芒刺穿透刚刚苏醒的肌肤,让人感觉疼痛。

登上飞机的一刹那,这52个人还有些恍惚,在此之前,没有一个人想到自己能得到去美国的机会。
这是因为,很多人来自“剥削阶级家庭”,这种包袱仿佛也有万钧之重,足以影响一个人求学的自信心,甚至将他压垮,大家因此也心有余悸,害怕万一去了,国家的路线改了,就倒霉了,要么回不来,要么回来了又要被戴帽子。
教育部告诉他们,这是国家的需要,是邓小平的命令!到美国去学习他们的科学技术,回来给国家做贡献,这样大家才得以安心。
图片.png

1978年12月底,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人民大会堂为首批52名赴美留学生送行
图片.png

52名首航留学生名单


2、1980-1983:生长
70年代末的中国留学生所学专业主要集中在科技领域,而到了80年代,更多的留学生选择了经济学、企业管理等专业。这种微妙的变化跟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分不开。
52人去美国留学的次年,中美建交。从创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留美、留英学者加入其中,他们认为这是研究中国问题最好的地方。


3、1984-1991:大潮
80年代的中国依然不富裕,但改革开放无疑给予了人们通向未来的信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商品经济”的合法地位被确立,无数愿意用双手创造财富的人一头扎进神秘莫测的“海”,开始了一场改变命运的探险。社会大环境在不断改变,国人生活的细枝末节也在悄然变化。
“板砖”单卡收录机、邓丽君在甜柔的歌声,崔健“平地一声吼”,一首《一无所有》,爆炸型的烫发,“离经叛道”牛仔裤、T恤衫……
在那个特殊的新旧交替时期,长时间的精神压抑之后,国人发现所有的事物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鲜,而被新鲜事物包围的自己是从未有过的年轻!
当时,倍感年轻的还有中国的企业,1984年被很多人称为“公司元年”。
越来越多不甘庸碌的人,用“下海经商”取代了“拿铁饭碗、挣死工资”,一大批日后驰骋一时的公司,诸如“海尔”、“健力宝”、“苏宁电器”、“联想”、“万科”等得以诞生。
同样是在1984年,留学这件事也迎来了大潮,这一年,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打开了人们自费留学的渠道。
龙门陡开,江鲫飞跃,此后积压了十多年的人才狂潮再次喷涌!中国留学生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激情、勇气和梦想去往世界各地。
他们看起来有点“狂”,但“狂”的很有底气。

后来有人问成为搜狐掌门人的张朝阳:“在面对风险投资时心理压力能不能承受?”他回答到:“这些压力比起我在清华参加考试的时候的压力要小得多。“
1986年,阎焱、熊晓鸽、张朝阳、张亚勤去了美国。
1987年,徐小平先去美国,再到加拿大,刷了很久的盘子,田硕宁也在这一年去了美国,之后成为亚投行第一任行长的金立群则赴美国波士顿大学经济系研究生院进修。
越来越多的青年奔向国外。
仅在1985年底,出国留学生的总人数就达到3.8万人,其中自费留学生7000人。在之后的十多年间,这些人中的很多人都将回到中国,政界、学界和商界都将不乏他们的身影,中国未来的新技术、新理念和IT产业等将由他们担负支柱。
这些后来中国各领域的“领航者”,此刻都默默地奔波在各自的留学之路上,谁也不会想到,时代会在某个瞬间猛一转身,把聚光灯打在他们身上。


4、1992-2002:激荡
跟80年代的“浪漫”有所不同,90年代日渐商业化的时代特征,让中国不再像过去那样充满神秘感和难以琢磨。
不过,在意识形态领域,两种不同的声音仍然在隔空交锋。如果仅仅从报纸上的争论来看,1991年的中国弥漫着改革是姓“社”还是姓“资”的硝烟。而事实却是,争论如江面上迷眼的乱风,实质性的经济变革却如水底之群鱼,仍在坚定地向前游行。
1992年邓小平南巡,一系列讲话的核心其实是对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争论给予了断然的“终结”,改革开放新一波的浪潮由南向北,在经济上形成了强烈的号召力。
很多国人都从中嗅出了巨大的商机,很显然,一个超速发展的机遇已经出现。这时候,需要的就是行动、行动、再行动!此后又出现了一波办公司热。

海归”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部分,与经济加速相对应的,是留学政策的进一步松绑,“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被确立为留学海归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一扫80年代末一度对留学政策有所收紧的阴霾,给留学潮又加了一把火。


于是,雄心勃勃的人都琢磨起留学来:从商的,想到海外赚得第一桶金;搞文化的,一心盼着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演艺明星们,也开始惦记着冲进好莱坞、百老汇。有人甚至带着“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幻想,盼着尽快走出国门。
1993年,一部叫《北京人在纽约》的电视剧火爆全国,将出国热真切地展示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片中,姜文扮演的音乐家王启明,在纽约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最后成为了一名商人,这是那一代人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模板。
借助一股股留学潮,有人怀着各种想法赶赴世界各地,也有人正从世界的某个角落匆匆赶来。
中国的改革开放1992年之后进入黄金盛年,互联网这项科学技术正在太平洋彼岸落地,开始商业化,展现其迷人的魅力,中国也正迎接这一股互联网冲击波。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中国互联网大潮中,“海归”们也在这一时期鬼使神差地入局。
1995年,走下飞机舷梯的张朝阳感到一阵寒意,他搓了搓手,拎着两个手提箱向机场外大步走去。多年的美国生活,让张朝阳有了“小布尔乔亚式”的审美,扎小辫,POLO衫,戴墨镜,而迎接他的,是一片未知。
1999年国庆,大家的名片上开始印e-mail地址了,街上有人穿印着“.com”的T恤了,现在要当院士的李彦宏断定:互联网在中国成熟了,大环境可以了。于是,他决定回国创业。

同年,陈一舟与两位斯坦福大学校友杨宁、周云帆回国。此前他们曾一起回中国转了一圈,得出一个结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方都在这儿了,不来这儿,去哪儿呢?后来他们创办了一个叫ChinaRen的公司,也就是后来的人人网。
尽管有着诸多不如意,对未来的生活也没有全然把握,但他们还是回来了,理由只有一个:在美国虽然拿着高薪但找不到自我,不如回国创业。
接下来的时光里,每个行业都将被“互联网思维”搅个天翻地覆。
尽管各种优秀“海归”或出于梦想,或出于商机选择回国,但这也难以掩盖这一时期中国大量的人才流失,2002年,也就是中国被世界贸易组织接纳的次年,出国与归国人数之比一度达到了6.94∶1,也就是说,每7名中国留学生中仅有1人回国!


5、2003-2018:归来
进入新千年,一切都变得很快,“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成为这个时代最强有力的注解。
出国留学的方针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自费出国留学限制被彻底废除,工牌出国留学政策在培养高层次留学人才方面持续发力,吸引留学人员尤其是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为国服务所采取的政策不断健全,出国教育效益极大增强。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发布,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
与蒸腾上升的综合国力相对应的,就是此阶段滚滚洪流般的留学潮,中国已悄然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之一。
拥有更多选择的学界精英和商界大佬,选择将孩子送出国去,出国留学逐渐呈现出了低龄化的趋势。
前首富王健林在儿子王思聪两岁时选择将他送到国外上寄宿学校,从新加坡Swiss Cottage小学,到英国温彻斯特公学,再到伦敦大学学院哲学系,王思聪一路在国外接受先进的教育,养成了张扬的个性。
同样是前首富的刘永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1994年,刘永好将女儿刘畅送到美国西雅图小镇女子学校读高中。
出同样的选择的,还有很多企二代。
娃哈哈二代宗馥莉就读于佩珀代因大学;碧桂园二代杨惠妍就读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联想柳传志的女儿柳青就读于哈佛大学……

此阶段,不仅精英人士、商业大佬选择送子女出国,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也加入到送子女出国的队伍中。
2018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突破了60万。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了回国。从2003年开始,中国出国与归国人数之比不断缩小,2010年为2.11:1,2015年为1.28:1。
少数人的选择成了多数,近五年来回国人数占到了出国总量的70%。
更重要的是,归国者中,精英大有人在!
据调查,海归创业集中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在海归创业者中,58.3%拥有个人专利,65.9%从海外带回了技术,绝大多数处于国际先进和国内先进水平。相对早年的迅速复制海外商业模式,近两年的海归技术人才在生物制药、AI、新材料等技术创业领域扎堆。
国外很多国家的条件还是比中国好,为什么选择回国?
回答归结起来无非两点:除了中国的机遇,还有国外的天花板。很多技术人才直言“在美国,华人技术人才能跻身管理层的不多,可能会一直写代码。”
2017年初,被称为“硅谷最有权势的华人”的微软前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归国,成为新版精英归国的代表。这些归国精英或直接投身到创业大潮中,或加盟大互联网公司任高管,或致力于开拓国际市场。

除了商业精英,还有一批国际公认的科技大咖归国。
2008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施一公做出了回国决定,哈佛八博士王文超、张欣、张钠、王俊峰、刘青松、刘静、林文楚、任涛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
西方媒体评价: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如此重视吸引流失在外的人才回国。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青年学子负笈海外、励志报国的40年,是中国教育学习、借鉴、赶超的40年,是从人才输出到人才回归的40年。
与此同时,这支源源不断的留学大军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建设输入了不竭的新鲜血液,拉近了中外教育、科技的距离,推动了中外人文交流,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
40年归来,当年第一批的出国留学生已经白发苍苍,他们作为中国留学历史变迁的见证人,也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科技发展、经济腾飞。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留学的历史不断变化,不变的,是千万万万像他们当年一样奋力奔跑的人。

世界感谢您,中国感谢您,所有的留学生们感谢每一个为此努力付出的您。


关于留学,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联系我们。阿凡达留学电话号码:18101030737 微信同号。


关于我们
阿凡达阿凡达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18:00

联系人:张艳萍Amanda

手机:18101030737

邮件:308773912@qq.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层0006

底部导航
阿凡达(北京)咨询服务中⼼为客户专业提供全球留学就业移民⼀站式服务,由顶级专家团队全程⼀对⼀跟进,为客户量⾝定制个性化服务规划及⽅案,满⾜出国全程需要。我们的服务范围涉及六⼤板块:海外体验+语⾔提⾼+留学申请+职业辅导+境外服务+移民申请